


108年教育部環教青年國際領袖營計畫

快來瞧瞧這群我們臺灣優秀的青年學子!為了讓臺灣的學生掌握全球環境議題趨勢,培養學生環境永續知能、外語能力與多元文化素養,教育部與美國野生動物協會(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, NWF)共同推動國際交流計畫,透過臺美雙方同步遴選出優秀高中青年,至美國進行環教國際交流,以強化青年全球視野、團隊合作、解決問題及未來領導等能力。
在出國前,為強化學生領袖對於國際交流內涵認知,我們於國內進行預先訓練、選拔及行前教育,進行3天2夜「環教領袖培訓營」。本年度的「環教領袖培訓營」已於6月初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行,學生們透過對海洋環境及水資源相關資料蒐集,延伸發展個人可能的解決對策,同時針對戶外教育全方位潛能開發及環境議題發表論述等訓練,以提升個人參與此次國際交流之自信與技能。


此培訓營不僅是為了選出代表臺灣的環教青年領袖,也希望透過此營隊將這群對環境教育抱有熱誠的青年們聚集在一起,針對環境議提進行腦力激盪,引發他們之間的共鳴,互相激勵,更連結跨世代致力於環境教育的老師及實務者,串聯及傳承,期望引導願意參與環境教育的學生們持續前進的方向。本培訓營將於40名候選人中遴選出14名,於7月代表臺灣前往美國參加環教青年國際領袖營。


封面故事
第一次跨縣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(輔導團)交流暨增能工作坊
對話
為了協助各縣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(輔導團)推動環境教育,每年中央都會辦理跨縣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(輔導團)的交流活動,期望透過交流及討論,提升與會者的環境教育知能及擴展其視野。
第一次跨縣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(輔導團)的交流暨增能工作坊已於4月底辦理,本次工作坊主軸為引導各縣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(輔導團)善用在地資源及場域,發展具特色之環境教育課程,以及促進各縣市環境教育輔導小組(輔導團)互動與連結。
本次我們前往好山好水的宜蘭,觀摩宜蘭綠色博覽會、參與綠博之特色環境教育課程,體認到辦理一場精彩的綠色博覽會所發揮的巨大環境影響力,更由宜蘭縣環境教育中心分享其中心發展經驗,也邀請蘭陽環境學習中心俱樂部 (LYELC Club)來分享其夥伴關係的實踐。
第二天從北部三縣市(基隆市、臺北市及新北市)的環境教育推動經驗分享過程中獲得非常大的啟發!雖然僅短短兩天,各縣市之間從展開交流,到深度對話,皆令人感受深刻。工作坊時有學者提到的,如何思考未來所需要的能力,有系統地思考大環境運作的方式,並期待透過教育培養孩子們的環境教育素養,也留給各位想像未來的憧憬。



好書分享:《U型理論精要 : 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的系統思考,個人修練、組織轉型的學習之旅》
亮點
今年是教育部第一次辦理國中小的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,為表揚優秀隊伍並提供未來想參與此競賽的師生們可參考的楷模,以下我們來看看今年各組第一名的成果與風采吧!

108年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頒獎典禮暨實作實踐工作坊
108年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
各組得獎第一名 作品介紹

教育部


還記得上期電子報,我們提到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辦理的學生環境教育競賽複審會議嗎?感謝今年所有參與的師生,本年度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已經順利舉行完畢了。看到國中小師生們秉持著想讓臺灣環境變得更好的心,進行發想創作及行動,我們相信新世代將會帶領我們走向更和諧,更關懷生活周遭的社會!
為了表揚本年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的獲獎隊伍,分享環境教育行動實作成果,以及鼓勵學校師生參與環境教育實作學習,啟發培養發掘環境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,並就新年度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規劃方向進行說明,教育部已於5月底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園區辦理「108年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頒獎典禮暨實作實踐工作坊」。透過此工作坊,我們期望老師們能瞭解環境教育實作的意涵,並協助在臺灣的各個角落引導學生參與式學習,期望能讓參與此競賽的學童們透過身體力行的實作及行動,瞭解生活周遭有多少亟需我們正式的課題,愛護我們共同擁有的環境。
教育部第二屆學校環境教育實作競賽 學生實作競賽
國小實物組
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民小學
指導老師:李麗娟老師、葉炳煙主任

堆積如山的廢棄金門高梁酒瓶沒有妥善回收-這是金門面臨的棘手問題,危險又危害環境。中正國小團隊以「廢棄金門高梁酒瓶碎粒」取代砂製成水泥砂漿,達到廢棄物減量及循環再利用,重新賦予酒瓶新生命,成為在地特色綠建材。
國小行動組
新北市金山區中角國民小學
指導老師:葉孟倫老師

為了永續環境的生命力,中角國小團隊設計了各項減塑活動,學生於寒假期間與家人落實垃圾減量、分類、無塑生活執行;開學後並辦理跳蚤市場尋寶記,為二手寶貝找新家;帶領孩子淨灘及拍攝沙灘生態環境微電影,期盼守護海洋的行動,能像一顆顆種子般,在人們的心裡扎根茁壯。

國中實物組
宜蘭縣立羅東國民中學
指導老師:賴思明老師
為節省水資源及人力需求,羅東國中團隊結合科學實驗,以學校小農田為實作出發點,使用雨撲滿集水裝置,利用溼度感測器偵測土壤溼度,並採用手機APP雲端監控與操作滴灌給水,達到節水效果。

教師行動研究組
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
老師:鄭鴻哲老師、周意惠老師
老師們在12年國教彈性學習課程實施社區走讀課程,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低碳走讀的實踐歷程,期望看到學生知識統整、設計創意、資訊能力、體能、寫作等學習表現,改善無感、缺乏在地與統整的教學問題,落實學用合一,培養環境素養。

國中行動組
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
指導老師:范振棟主任
建德國中團隊期待透過簡單的口號喚起人人的節電意識,同時以制式(宣導)與新式(桌遊)併進的宣導方式,讓學生及師長能夠一同提升解救環境危機的行動力,進而以自身為行動種子深埋於個個家庭之中,讓家家「節」電、人人「節」電,與溫室效應說「bye」bye!